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金九银十”的强劲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112.3万辆,同比增长50.9%,渗透率高达53.2%。进入10月,乘联会预测新能源市场零售销量将达到115万辆,环比增长2.4%,渗透率约为52.3%,保持高涨势头。
近期,多家车企公布了10月新能源销量数据,印证了这一预测。比如,比亚迪首次实现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小米汽车进入2万辆俱乐部,极狐、阿维塔等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
比亚迪领跑,多家刷新纪录
从10月份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榜单来看,传统车企占据前五位,彰显了它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成效。
其中,比亚迪持续创造新的销量记录。继9月乘用车销量突破40万辆后,10月更是首次实现单月销量超过50万辆的里程碑,同比增长66.2%,环比增长20%。前10月累计销量更是达到323.7万辆,同比增长36.5%。比亚迪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足以证明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图片来源:比亚迪
民生证券分析师表示,比亚迪10月销量再上台阶,主要是王朝、海洋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出色。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第五代混动系统开启的新产品周期;另一方面受益于以旧换新的政策刺激。
除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两大车企10月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依旧位居第二,当月新能源销量超过11万辆;前10月累计销量约50万辆。
吉利汽车10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82.7%至10.9万辆,前10月累计销量更是高达65.4万辆,同比增长91%。其中,吉利银河和极氪贡献超八成,合计销量接近9万辆。
在新能源月销量5-8万辆梯队中,有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和理想汽车三大车企。值得注意的是奇瑞,10月销量同比增长3.4倍至7.1万辆,为新能源品牌中销量增速最快。这体现了其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品力提升的成果。
在技术领域,奇瑞汽车发布了“瑶光2025”战略,打造的平台架构、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技术产品已实现量产应用。仅今年,奇瑞就推出了瑞虎8PLUS C-DM、风云T9、山海T2等多款新能源车型,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提升了在新能源尤其是混动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长安汽车同期销量达到8.5万辆,同比增长48.6%。其中,深蓝、启源和阿维塔三大品牌合计销量达5.6万辆,占总比的7成左右。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理想和鸿蒙智行两大品牌则市场表现稳定,10月销量分别为5.1万辆和4.1万辆。这是鸿蒙智行时隔2个月后月销量再度重返4万辆大关。
零跑、小米汽车销量表现同样出色。零跑10月销量接近4万辆达到3.8万辆,实现了1倍的同比增长;前10月累计销量达到21.1万辆,同比增长97%。而小米汽车兑现2万辆的销量承诺,产能进一步爬升。
蔚来、小鹏也依旧处于2万辆梯队。岚图、极狐和智己同期销量都达到万辆,保持高速增长。
整体来看,九成品牌10月新能源销量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10月多数车企促销优惠有所升级,在国家加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背景下,为四季度冲量做准备,推动销量实现增长。
但有少数车企10月销量表现一般。哪吒汽车尚没有公布10月销量数据。从其今年来的表现来看,处于下滑态势,前9月同比下跌超两位数。由于经营出现困境,哪吒汽车开启降薪计划,降幅在5%-30%区间。
传统车企中,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转型的主力,埃安因所在的10万-25万元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销量陷入下滑困境,未能再突破5万辆大关。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也有待加速。10月新能源销量为3.2万辆,同比仅微增4.9%,占总销量比重不到3成。反观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占比已接近五成。
新势力格局变
随着吉利银河10月销量突破6万辆,新能源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数据显示,吉利银河月销量同比增长83%至6.3万辆,环比大涨1.2倍。民生证券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吉利汽车GEA架构技术(采用十一合一的电驱+自制神盾短刀电池)进一步成熟,显著降低了成本,助推星愿、银河E5等新车逐步上量,带动银河系列的整体销售表现。
另外,随着雷神EM-i超级电混发布,首搭车型吉利银河星舰7于11月4日上市。该混动技术在燃油经济性、电驱效率和电混系统智能化能效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或又是一款热销车型。
该分析师认为,GEA架构、雷神EM-i超级电混技术强化了吉利汽车在10-20万新能源市场“龙二”地位。伴随GEA架构车型逐步交付上量,叠加技术降本,有望加速主品牌步入盈利正循环。
这种情况下,理想在新势力品牌中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打破。尽管其10月销量依然超过5万辆,但环比出现了小幅下滑。
理想四季度的交付量预计在16万-17万辆之间。市场普遍认为这一预测偏于保守。对此,平安证券认为,这是理想为避免透支来年需求所主动采取的策略,另外基本盘L系列在产品力端尚有进步空间。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销量实现了回升,重返4万辆大关。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这与问界M9五座版车型上市,以及整体产能提升有关,并使得盈利能力进一步释放。展望明年,随着问界M8车型开始交付后,鸿蒙智行月销量很可能突破5万辆。
不过,鸿蒙智行与极狐联合打造的“享界”车型,市场表现似乎未完全达到预期,享界S9相关销量数据未对外披露。
图片来源:极狐
极狐10月整体销量首次突破万辆大关,主要得益于阿尔法T5的不俗表现,销量为4000余辆,占总销量的近四成。其次是阿尔法S5和考拉S,合计销量达6000辆。
再看零跑,在15万级大众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月销量已上升至3.8万辆。深蓝、极氪也处于稳步增长状态,10月销量都在2.5万辆以上。
由于新车型产销还处于爬坡中,小鹏和蔚来10月销量的增长并不突出。蔚来销量为2.1万辆,与上月基本一致。其中,乐道L60该月交付4319辆新车,截至目前,已累计交付5151辆。
而小鹏MONA M03连续两个月破万。但从同比20%的整体增速来看,小鹏汽车还需要新的支柱车型以实现销量大突破。
有业内人士认为,小鹏P7+或是转折点。该车价格应该有惊喜,加上大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等优势,市场看好其竞争力。尤其是在智能化领域,小鹏P7+首发AI鹰眼视觉智驾方案。平安证券认为,该方案整套硬件成本相较目前带激光雷达版本下降一半左右,P7+将是小鹏汽车扭转困局的关键。
与此同时,岚图、极狐、阿维塔和智己四大品牌也达成了新的目标,都跻身了“万辆俱乐部”。
可以看到,在新能源市场,传统新品牌与跨界造车者较量日趋白热化,将明显影响现有格局。
插混增势成为关键
从10月各大品牌的新能源销量数据来看,插混(含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动力)成为了左右市场格局的关键所在。
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随着插电混动技术不断进步,这类车型在油耗、续航里程和价格方面都已有明显改善,消费者对其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包括小米、小鹏、智己等新势力车企,都开始布局插电/增程式技术。
中汽协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前9个月,插混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占比已达40%,并保持着84%的高速增长。相比之下,纯电动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速明显放缓,仅为23.8%。值得注意的是,插混车型市场的绝对份额由自主品牌主导。
那些有插混车型在售的自主车企,基本上都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典型代表包括阿维塔、智己,在推出相关车型后,月销量均突破万辆。长安深蓝、启源以及吉利银河等品牌,也从插混车型大卖中获益。
即便是比亚迪,其10月新能源整体销量中,混动车型就占到了超过60%的比重,贡献更为突出。而以增程式为主的零跑、理想等品牌,销量规模或增速也超过了蔚来、小鹏等纯电动企业。
面对插电混动技术的崛起,现阶段坚持纯电动的蔚来、小鹏,销量增速明显放缓,如今仅在20%-30%左右。而埃安,今年月销量还未能突破5万辆,甚至出现微降。
正因如此,埃安、小鹏和蔚来等也计划加入插混阵营。埃安宣布,将在2025年进军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车市场,丰富品牌产品线。
在《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信息公示》中,出现了代号为车型B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且规划年产能为10万辆。有知情人士称,该车型为增程式车型,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另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蔚来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型,将在包括中东、北非和欧洲在内的海外市场销售。但在中国市场,蔚来现阶段依旧以纯电动产品为主。
显然,当前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增长重点,正在从纯电向插混转移。其实,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外资车企,都纷纷加快插电混动布局。
有机构指出,这是为抢占7-20万价位的新车市场。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插混车型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对传统燃油车型的替代。可以预见,插混市场的增长周期还将继续,并有持续创新的潜力。
来源;盖世汽车网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vqauto.com/article/52/51680.html
相关推荐
- 新能源品牌“银十”:比亚迪首破50万辆,多家刷新纪录
- 预售价33.98万起!比亚迪腾势Z9配色方案首次官宣:四款车漆搭配两款内饰
- 五菱宏光MINI EV十月销量突破4万!连续51个月蝉联A00级新能源销量冠军
- 长城魏牌蓝山最新一周销量1424台:问鼎30万级新能源大六座SUV销量冠军
- 理想汽车最新一周销量1.14万辆:连续28周称霸新势力销量冠军
- 曝比亚迪计划为所有车型标配智驾 包含10万元级入门级车型
- 特斯拉10月国内销量突破4万大关!Model Y连续10个月夺得最畅销乘用车称号
- 比亚迪首款百万级轿车仰望U7内饰曝光!延续U8设计 配备5块大屏
-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出炉:比亚迪50万太夸张 直接溢出图表
- 有被欧洲18国禁售风险!钢铁巨头指控小鹏汽车侵权